『藏壺』紫泥。德鐘壺









  • 壺名:德鐘壺
  • 作者:張曄鵬
  • 工銜:國家助理工藝師
  • 泥料:紫泥
  • 工藝:全手工
  • 拍攝:茶狂REX

壺如君子「德鐘壺」

「德鐘壺(後世人稱呼)」原稱「鐘德壺」,亦稱「君子壺」,是清代-邵大亨首創光素器中的又一佳器。此壺端莊穩重,看似簡單,但工藝卻達到傳統基礎技術的巔峰。壺的身桶難度很高,直中微鼓,做不好容易給人塌陷的感覺。看看壺紐,它就像壺身的一個縮小版。壺嘴直流挺拔有力,壺把似人耳,與肩線過度自然,疏朗大氣。口、蓋配合緊密直緊,毫無落帽之憂。整體比例協調,結構嚴謹,壺型之完美令後世之人無法在其上再作加減。

↑大亨「德鐘壺」↑

這把壺就如一位清正直諫的君子,不受亂世所染,涵光華於樸厚,寄風雅於平常,呈疏朗大氣之韻。顧老也在主編的《宜興紫砂珍賞》中寫到:德清儉素,儒雅中和,若有緣之人遇見此尊寶器,定能心生正氣,肅起恭敬之心。

玩紫砂「聼故事」

玩了紫砂壺有一段時間了,除了認識了一點點紫砂壺的知識外,也聼了不少紫砂壺的故事。有人説是歷史故事,有人説是後人杜撰來提高壺的熱賣度,真真假假無人知曉。個人倒覺得無所謂啦,就當一個傳說的故事來聼,增加玩壺的趣味性吧。

話說邵大亨性情樸直,為人不為權貴所動。當時他在製壺界開始出名,名氣不斷上昇。當地有個縣令為了討好上司,三番四次前來請求他製作紫砂壺,但都被他拒絕。

有一天邵大亨剛剛醒來,縣令又帶人敲門了。這次縣令也不客氣,進門直接問大亨,今天能不能做把壺給我?大亨卻説天氣太冷了,我這手不聼使喚做不了。怎知這縣令老爺直接叫人抬了一盆炭火,放在大亨工作檯邊,並說這樣子可以了吧,請。大亨無奈地坐在凳子上尋思著。

到了晚上,這逼又來了,帶著滿心期待的心情來找邵大亨,看看這壺做得怎樣了。進門一看,只見大亨端著水杯,不緊不慢地説,大人我沒有思路,做不出壺來。縣令這次火了,大聲呵斥手下,直接給大亨綁在凳子上了,強逼他做壺。幾天後,縣令再次來到大亨家,看到工作檯上的泥條還是泥條,什麼壺也沒有。這下他也沒棒法了,衹能將大亨放了,找其他人去做壺。

雖然縣令走了,但幾天的折騰讓邵大亨的心情非常不好。想想,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。這天,他來到大覺寺,突然聽見寺中傳來陣陣敲鐘的聲音。鐘聲清脆明亮,悠揚動態,煩雜的心情頓時消散,心境闊然開朗。

大亨覺得這鐘聲非常奇妙,便隨之闊步前行尋找根源。後來,邵大亨在研究鐘的過程中有所啟發,找到靈感。回到家中後,在連日不斷的研究下,做出了鐘德壺的雛形,又經過不斷的修改後,總於製作出最終形態的壺,取名為「鐘德壺」。此壺後來名流於世,後來被人稱作「德鐘壺」。“鐘”爲壺型,“德”取其意。“鐘”有集中、匯集之意,所謂鐘德,即道德規範的集大成者。邵大亨製此壺,正是以器載道的典範。

後話

剛玩壺的時候,本人并不喜歡光素器類的壺型,當時覺得壺沒有刻繪就像缺少了靈魂一樣。但隨著玩壺的時間久了,就開始返璞歸真,慢慢懂得欣賞不同類型的紫砂壺。一把壺的刻繪衹能説是錦上添花 ,它的製作工藝和觀賞價值更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品賞。

就像「德鐘」這把壺,很難有一些刻繪可以壓住這把壺的氣勢,你一講到「德」的話,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寬泛的一個概念,太沉重了對吧。你普通的一些小家子刻繪,你是壓不住「德鐘」這把壺的,所以很多製壺人索性不刻,刻了會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。有些壺呢,你就必須去做刻繪,不然你會覺得很單調。比如説秦權這把壺,它就非常適合做一些比較飽滿一點的刻繪。

幾年前入手的這把「德鐘壺」,是我全手工壺中的其中一把,細節方面做得很不錯,壺內部處理得非常乾淨。開始的時候,就感覺一般一般吧,我是説造型。後來用著用著看著看著,就越來越喜歡了。所謂大道至簡,返璞歸真,就是這個道理吧。這把壺我用來專門沖泡熟普洱的,出水非常流暢且快。「德鐘壺」可以説是一把適茶度非常高的一把壺,什麼茶都遊刃有餘。個人推薦用來泡熟普洱、黑茶、茯茶非常適合。由於口蓋和身桶大,清潔茶葉非常方便,直筒嘴的設計,也令其出湯順暢,熱水下去,很快出湯,茶也不會悶得太濃。

現在讓我展示一下我收藏的這把「德鐘壺」讓大家一起欣賞和探討一下吧。









發文作者

品茶可以修身養性,感悟人生; 攝影可以可以記錄生命點滴; 旅遊可以開闊眼界,看清世界,走得更遠。 歡迎大家來探討有關茶道,攝影和旅行相關的話題。

對「『藏壺』紫泥。德鐘壺」的一則回應

發表留言